当前位置
“养孩子也不是为了养老,养孩子是为了爱他们”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1-04-13 16:23:5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“爱的能力”听起来是种再普通不过的能力。但事实上,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能力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到“爱”。
今天我们请心理咨询师王雪岩来聊聊,“爱”这条道路上的遗憾和悲哀。


早晨,带我的大金毛到楼下走走,这个九岁的老宝宝因为对人的极度亲昵友好,而成为这个小区里很多人眼里的乖宝贝,常常有大人孩子一见到他就赶紧过来摸摸她。

 

抚摸狗狗,尤其是对人有强烈依恋需要的狗狗,是一件很有疗愈功能的事情,不管对人还是对狗来说。

 对面走过来一位陌生的老爷子,一直盯着大金毛,我以为他也喜欢狗,便没回避的迎面走过去。他有些“训话”式的向我开口了: “等没了它,你不能再养狗了”。 我有些诧异,在大脑里迅速扫描记忆库,想搞搞清楚,他是不是我哪一任记不太清的领导,因为这个小区里确实有很多我刚参加工作时的领导住在这儿,直到我能确定,他确实是一个陌生人。 我猜想,他的领导架势,也许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确实做过领导,现在还有年轻时的遗存,或者,仅仅是因为他生活得不如意,所以需要用一个“统治者”的姿态来平衡现实中的失落。 我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不舒服,以社交性的友好笑容回应他:“嗯,如果她去世了,的确会让我伤心很久的”。 他迅速打断了我:“不是伤心,伺候它,你不烦啊,天天都不自由,还得管吃管喝的.......” 我已经有些不愿意再与他说什么了,一边带着狗狗离开,一边说:“其实,比养孩子还是要省心得多的”, 他有些翻脸的味道提高了声音:“养孩子还能给你养老,它能给你养老啊?” 我回过头来看看他,我想这时候我脸上的笑已经开始有了讥讽的味道:“养孩子也不是为了养老,养孩子是为了爱他们!” 他一下子卡了壳,瞪了我半天,一句话也没有再说。

01
心中无爱的人 早晨的一幕让我心里很不舒服,慢慢想起来,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向我“训话”,之前有过几次与他的碰面也是非常不舒服的,他就像是一个被浸泡在仇恨中的冤魂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飘过来,在你耳朵边散播一通“让世界充满恶”。 我不知道他生活中到底是怎样的,但是我想,如果我是他的下属或者子女,我会非常讨厌他。 而这些讨厌,也许会加剧他传播他的“恶之毒”,因为对于恶意待人(失控的恐惧)的人来说,占据控制权是非常重要的需要,别人对他的讨厌会让他恐慌于失去权力和能力,所以他也会加倍施加攻击来重寻掌控感的。我不知道如果我顺着他的话题养儿防老,或者与他争执下去,会不会让他更有战斗力,但是我在那一刻选择的话题是“爱”,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不开口,实际上是被我的一个“爱”字怼得开不了口,但被怼的时候他对我的恼恨也明明白白的写在了他的脸上。 而那一刻,我之所以选择“爱”这个话题,恐怕是我的潜意识记忆中记得他之前的仇恨性言辞,所以瞬间就把对他的不满怼了回去。 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,他可能并不缺少战斗的经验,但是“爱”,确实是一个陌生的领域,也就成了他确实无法招架的话题。

02
怼完他之后的思考 怼了这样一位上了年纪的人,我并没有内疚,这与我从小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实在反差很大,我想,这个不内疚的能力其实是得益于我所受的精神分析训练。 多年的训练帮助我学会了思考、分辨、选择,而不是不加思考的通盘接受教育,然后用那些教条来攻击自己。 不内疚之一:尊老爱幼的美德不等同于纵容侵犯和伤害。 作为一个陌生人,当他突然开口“你不能”的时候,就已经侵犯到了我的私人空间。 虽然早年间四合院里“替别人家管孩子”的事情并不少见,但此时他面对的并不是一个需要帮助其建立规则概念的孩子,而是一个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成人。这就意味着:我有权选择我的生活方式,并且要承担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,而别人,是无权要求我与他的选择保持一致的。 既便是我的父母对现在的我提出这样的要求都是越权的,何况他是一个陌生人。 可以猜想,在生活中,他对人际间的界限感恐怕是缺损的。当他赋予自己过大的权力,大到任意去介入和指点他人的生活时,他在生活中的受挫体验一定也是很多的,毕竟,现实生活里不会有很多人愿意从大街上随便捡一个“祖宗”回来供着。 但对于缺少人际界限感受的人来讲,也许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对别人的侵犯,他很可能将自己的行为解读为“对他人的关心”,因为他自己成长过程中很可能也一直是被侵犯的,所以他也并没有机会学习到“尊重”,不管是对别人的尊重,还是自己被尊重。 实际上,尊老爱幼的本质,我想并不是尊重和爱护年纪本身,而是尊重和爱护与年纪相关的那些人性内容:老年人曾经爱的付出、幼儿的依赖需要等。如果一个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,不断增加的只是对他人的伤害,大概他是很难获得来自年轻人的尊重的。 不内疚之二:不管他对“爱”多么陌生,甚至鄙视,爱都是值得一生追寻的功课,如果“爱”的冲击能触动他思考关系,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。 他那个年纪的人, 的确有很多人是信奉“养儿防老”,但对很多人来说,这也是他们悲剧晚年的起点。 对现代人来说,养儿真正能防老的原因,是因为早年的亲子关系中,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纽带,是情感的积累,让父母老年之后,子女从情感中依然愿意接近父母,照顾父母。这样的话,即使是经济上承受较大的压力,但只要情感关系在,就有克服困难的动力。 但那位教训我的老人显然不是这样。 当他嫌照顾狗麻烦的时候,他其实也在告诉我对于“付出”的抗拒。对于人类来说,养猫养狗在内心层面的象征就是养育一个孩子,当他嫌养狗麻烦时,他也在呈现出对于养育孩子过程的嫌弃。
而他所谈论的养老,也是在诉说他对于孩子的“物化”:养孩子是在制造一个养老工具,对工具,是不需要投注感情的。所以,当我说“养孩子是为了爱他们”,或者是在说“养孩子就是为了付出,为了享受付出的快乐(这就是爱),养孩子是为了付出而不是为了得到”时,让他一下子懵掉了,也许这对他来说,是完全不存在的选项。 这个对他不存在的选项,对一个人这一生的幸福感、满足感意义重大,这就是爱的能力。 当一个人发展出爱的能力时,他的内心是满足的,所以他才有能力付出,才享受付出所带来的价值感、意义感,才会内心充满感激和满足。 当一个人内心缺少爱的能力时,他就不断需要来自外部的满足,不断向外部索取。 事实上,如果他自己内部是空虚的,是一个无底洞,那外部永远不可能满足他的渴望,所以他就会一直感受到空洞、匮乏、无力,会一直恐惧来自外部的剥夺、攻击,会一直戒备着外界的伤害,一直试图控制外部满足自己,最终会造成与外部世界的重重敌对,造成自己内部世界、外部世界的重重痛苦。

03
爱之路上的遗憾和悲哀 

越依赖于从外部世界获得满足的人,受挫感越强,越会对世界充满无法信任,越会敌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,也就越终造成内心和现实的痛苦。

 

所以,哪怕是从善待一只猫一只狗开始,都有可能开启自己爱的成长之路,生命的价值本身是相通的。但如果无法意识到生命价值本身,只是物化生命,只是为了从他人的生命里获得自身的满足,而不能够感受和理解生命之间联结的意义的话,一个人是很难幸福的。

 

随着我的年纪渐长,这些年接触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,常常看到他们聚在一起讨伐儿女的时候(今早那个老人在说狗,情感层面也像是在抱怨养儿不孝),我常常想,这其实是两代人共同的悲哀。

 

这一届老人年轻的时候,并没有人告诉他们情感的价值,也没有机会获得情感的满足,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养育儿女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投资。当他们老去时,儿女在物质上可能愿意满足他们,但是在情感上,与他们是很有距离的。

 

可是这些老人,现在对物质并没有强烈渴望,他们需要的是儿女在情感中接近他们,但早年断裂的情感纽带,现在要重建,谈何容易?

 

这就造成两代人的痛苦:老年人情感中的孤独,儿女对情感接近父母的抗拒以及因此产生的内



- end -

脚注信息
             南宁心理咨询 保留所有权利. 地址:中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葛村路31号钻石年代三楼

心理咨询:15078805124,青少年咨询:19162350854,婚姻咨询:18934725374,心理培训:18078110545,儿童心智成长:19162356954,企业EAP:18070931832

本站关键词:南宁心理咨询   南宁心理医生   南宁心理治疗  抑郁症   焦虑症   神经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