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父母的“挫折教育”,培养了多少失败的孩子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21-09-17 18:11:56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“xxx学校的学生,因为压力太大,跳楼了......”
我想这是成为父母以后,最不愿意听到的新闻了。
还记得之前西安市一个9岁小女孩跳楼身亡,只留下她在作业本上写的“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”的遗言。
图片
调查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事发当天,女孩来不及写完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,她就觉得自己很失败,自责绝望之下,选择了跳楼告别这个世界。
而且,她还用稚嫩的笔迹向妈妈道歉:“妈妈,对不起,这是我的决定。”
每次听到类似青少年因为学习或者是其他心理压力太大,而选择轻生的社会新闻,都会让无数父母心头一紧,不禁也会扪心自问:

 01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孩子没有从前快乐了?
本来爱笑爱闹的调皮鬼,突然就变得不爱说话不愿分享了?
比较臭美爱漂亮爱表演的小丫头,突然就变得不爱照镜子了?
好奇心一直很强的他们,突然就开始觉得什么事情都索然无味了?
不仅如此,你还发现,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眼里的光似乎渐渐在消失,他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,心思也越来越重,整个家庭的氛围也慢慢开始变了。
很多父母大概都是这样,因为不明白,所以“照搬”别人口中的家庭教育:
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笨,明明很简单的题就是不会做,教好多遍都不会,于是就开始发脾气和打骂孩子;
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贪玩还不负责任,不是想玩游戏就是想睡觉,上个兴   趣班都难以坚持,于是就开始“诋毁”批评孩子;
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性格古怪又孤僻,要么在外闯祸闹事,要么在家紧闭房门,   便只能使出浑身解数“控制”和“激励”孩子;
.......

观察我们周遭,一点也不难发现:
很多父母,尤其在我们中国,都倾向于“批评教育”“挫折教育”
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熏陶,总是让父母们觉得:棍棒底下出人才。
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,他们所谓的“挫折教育”,更像是“打击教育”。
“你不聪明,你不好看,你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......”
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都比你优秀......”
“你太让我心烦了,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......”

各种看似平常的话语,长期往复,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深刻的“羞辱”,会觉得自己不配得,从而失去对很多事物的兴趣与积极性。
费尔贝恩就说过,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,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象,会倾向认为自己不好。
所以,究其原因,是父母的的打击和批评,让孩子越发沉默和压抑。
而孩子们与父母的情感越来越隔离和生疏,也不是因为成熟了,更多是出于对父母的“失望”。
可以说,不管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,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存在问题。
倘若一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,只会是培养出无数个没有自己性格特性和独特思想的“高知”机器人。
图片

 02 那如今的孩子更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呢?
在书籍《孩子的品格: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》有提到:
“一直以来,人们更多关注智商和情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,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格特质和积极天性的保护与培养。
积极教育能让孩子感知幸福,亲近社会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。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,孩子能拥有较强的承受和复原能力,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。
什么是积极教育
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积极人性教育。
对于父母来说,学习积极心理学,对孩子进行积极教育,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完善还是对于孩子的成长,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。
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并不是懂得很多知识的机器人,而是有着自己的天赋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的活得精彩的人。

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曾经提出过: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的时代,孩子们究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能力才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?
经过大量研究与实验得出,目前至少有8种能力的培养,是孩子可以发掘并不被任何他人所代替的。
1)同理心。人类有同理心,能够知道别人的感情、感觉和感受。积极教育特别提倡培养孩子的同理心,了解他人,关心他人,成就他人。  
2)道德心。人类的道德心指的就是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。婴儿六个月就能辨善恶,一岁就有惩恶扬善的冲动,说明道德之心有先天性。 
3)审美能力。我们看潮涨潮消、花开花落、云卷云舒,会觉得很美,而机器人做不到。所以,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积极教育的重要部分。 
4)沟通能力。人类有讲故事的能力,我们沟通、交流、表达,传递信息、资源和感情。我们喜欢沟通,也喜欢会沟通的人。 
5)意义感。人类需要有意义感,需要知道为什么做这些事情。很多时候,做某件事情除了表面的意义之外,还有别的意义。我们去吃饭,不是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,我们需要快乐,需要有人际关系,所以吃饭对我们的快乐不在于吃什么,在于跟谁吃、在哪儿吃,这就是意义感。 
6)幸福的能力。人类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能够创造出一些特别愉悦的感觉、感情和感受;阳光照在脸上,细雨撒在手心,赤脚走在沙滩,都会让你开心,这就是幸福力。 
7)召唤力。人类还有召唤力,能够召唤很多人去做一些事情,让别人尊重、敬佩、喜爱、追随,这种人格的魅力就是召唤和感染力。  
8)想象力。人类能够想象出地球上没有的东西以及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,年轻的人、健康的人、幸福的人其实更喜欢想象未来;而老人、病人、忧郁的人倾向于沉迷过去。 
而这8种能力,没有一项是通过“挫折教育”和“打压教育”来培养的。
图片

 03 那是用什么培养孩子的呢?
是用爱,积极的爱,是父母拥有着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生活时候的慈悲、坚守、热爱、勇气、韧性、探索等正向品质。
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教育,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有全面的心理发展。
毕竟未来需要的不是会考试的人,也不是需要一个跟机器人不相上下的专业人士,而是有灵性,悟性,感性和徳性的新人才。
彭凯平教授在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中讲了父母如何言传身教,有意识地引导、保护、强化孩子的好奇心、专注力、成长型思维等积极天性。这是一本有效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行动指南。
如果你真的爱孩子,不如就给他最“贵”的教育。
这种教育,就是几乎所有父母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,都能做到的教育。
“xxx学校的学生,因为压力太大,跳楼了......”
我想这是成为父母以后,最不愿意听到的新闻了。
还记得之前西安市一个9岁小女孩跳楼身亡,只留下她在作业本上写的“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”的遗言。

调查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事发当天,女孩来不及写完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,她就觉得自己很失败,自责绝望之下,选择了跳楼告别这个世界。
而且,她还用稚嫩的笔迹向妈妈道歉:“妈妈,对不起,这是我的决定。”
每次听到类似青少年因为学习或者是其他心理压力太大,而选择轻生的社会新闻,都会让无数父母心头一紧,不禁也会扪心自问:

 01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孩子没有从前快乐了?
本来爱笑爱闹的调皮鬼,突然就变得不爱说话不愿分享了?
比较臭美爱漂亮爱表演的小丫头,突然就变得不爱照镜子了?
好奇心一直很强的他们,突然就开始觉得什么事情都索然无味了?
不仅如此,你还发现,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眼里的光似乎渐渐在消失,他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,心思也越来越重,整个家庭的氛围也慢慢开始变了。
很多父母大概都是这样,因为不明白,所以“照搬”别人口中的家庭教育:
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笨,明明很简单的题就是不会做,教好多遍都不会,于是就开始发脾气和打骂孩子;
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贪玩还不负责任,不是想玩游戏就是想睡觉,上个兴   趣班都难以坚持,于是就开始“诋毁”批评孩子;
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性格古怪又孤僻,要么在外闯祸闹事,要么在家紧闭房门,   便只能使出浑身解数“控制”和“激励”孩子;
.......

观察我们周遭,一点也不难发现:
很多父母,尤其在我们中国,都倾向于“批评教育”“挫折教育”
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熏陶,总是让父母们觉得:棍棒底下出人才。
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,他们所谓的“挫折教育”,更像是“打击教育”。
“你不聪明,你不好看,你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......”
“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都比你优秀......”
“你太让我心烦了,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......”

各种看似平常的话语,长期往复,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深刻的“羞辱”,会觉得自己不配得,从而失去对很多事物的兴趣与积极性。
费尔贝恩就说过,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,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象,会倾向认为自己不好。
所以,究其原因,是父母的的打击和批评,让孩子越发沉默和压抑。
而孩子们与父母的情感越来越隔离和生疏,也不是因为成熟了,更多是出于对父母的“失望”。
可以说,不管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,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存在问题。
倘若一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,只会是培养出无数个没有自己性格特性和独特思想的“高知”机器人。


 02 那如今的孩子更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呢?
在书籍《孩子的品格: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》有提到:
“一直以来,人们更多关注智商和情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,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格特质和积极天性的保护与培养。
积极教育能让孩子感知幸福,亲近社会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激发终身学习的动力。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,孩子能拥有较强的承受和复原能力,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。
什么是积极教育
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积极人性教育。
对于父母来说,学习积极心理学,对孩子进行积极教育,无论是对于自身的完善还是对于孩子的成长,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。
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并不是懂得很多知识的机器人,而是有着自己的天赋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的活得精彩的人。

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曾经提出过: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的时代,孩子们究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能力才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?
经过大量研究与实验得出,目前至少有8种能力的培养,是孩子可以发掘并不被任何他人所代替的。
1)同理心。人类有同理心,能够知道别人的感情、感觉和感受。积极教育特别提倡培养孩子的同理心,了解他人,关心他人,成就他人。  
2)道德心。人类的道德心指的就是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。婴儿六个月就能辨善恶,一岁就有惩恶扬善的冲动,说明道德之心有先天性。 
3)审美能力。我们看潮涨潮消、花开花落、云卷云舒,会觉得很美,而机器人做不到。所以,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积极教育的重要部分。 
4)沟通能力。人类有讲故事的能力,我们沟通、交流、表达,传递信息、资源和感情。我们喜欢沟通,也喜欢会沟通的人。 
5)意义感。人类需要有意义感,需要知道为什么做这些事情。很多时候,做某件事情除了表面的意义之外,还有别的意义。我们去吃饭,不是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,我们需要快乐,需要有人际关系,所以吃饭对我们的快乐不在于吃什么,在于跟谁吃、在哪儿吃,这就是意义感。 
6)幸福的能力。人类知道自己做什么事情能够创造出一些特别愉悦的感觉、感情和感受;阳光照在脸上,细雨撒在手心,赤脚走在沙滩,都会让你开心,这就是幸福力。 
7)召唤力。人类还有召唤力,能够召唤很多人去做一些事情,让别人尊重、敬佩、喜爱、追随,这种人格的魅力就是召唤和感染力。  
8)想象力。人类能够想象出地球上没有的东西以及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,年轻的人、健康的人、幸福的人其实更喜欢想象未来;而老人、病人、忧郁的人倾向于沉迷过去。 
而这8种能力,没有一项是通过“挫折教育”和“打压教育”来培养的。


 03 那是用什么培养孩子的呢?
是用爱,积极的爱,是父母拥有着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生活时候的慈悲、坚守、热爱、勇气、韧性、探索等正向品质。
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教育,它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有全面的心理发展。
毕竟未来需要的不是会考试的人,也不是需要一个跟机器人不相上下的专业人士,而是有灵性,悟性,感性和徳性的新人才。
彭凯平教授在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中讲了父母如何言传身教,有意识地引导、保护、强化孩子的好奇心、专注力、成长型思维等积极天性。这是一本有效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行动指南。
如果你真的爱孩子,不如就给他最“贵”的教育。
这种教育,就是几乎所有父母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,都能做到的教育。
脚注信息
             南宁心理咨询 保留所有权利. 地址:中国广西南宁市青秀区葛村路31号钻石年代三楼

心理咨询:15078805124,青少年咨询:19162350854,婚姻咨询:18934725374,心理培训:18078110545,儿童心智成长:19162356954,企业EAP:18070931832

本站关键词:南宁心理咨询   南宁心理医生   南宁心理治疗  抑郁症   焦虑症   神经症